春天養生 保肝好時機

Facebook     Twitter

大公報

 

一年之計在於春,養生也是從春天開始。中醫師建議利用春天養肝為最好時機,更能減少感冒及達到養生目的。

 

台灣大林慈濟醫院中醫科醫師阮膺旭對中央社記者說,春天特別注意肝髒保養,肝藏血,主疏泄,就像樹木繁密的枝葉一樣暢行無阻,具有維持全身氣機舒暢作用;若肝的疏泄功能不好,就會產生身心俱疲、鬱鬱寡歡等症狀,甚至影響胃腸消化。

 

肝火過旺影響脾胃功能

 

阮醫師表示,肝髒除了有一部分為西醫所指的消化、代謝、排毒等功能外,還包括精神與神經係統功能,這些都會導致肝氣鬱結或肝火過旺,且容易憂鬱,間接影響脾胃功能。

 

因此,一旦肝疏泄功能降低時,就會出現口乾口苦、耳鳴頭痛、眼睛紅赤、容易動怒生氣等症狀,也是平時常聽到「肝火大」、「火氣大」狀態,這類症狀都可以藉由養肝方法得到紓緩。

 

甘溫食物補氣血養腸胃

 

阮醫師指出,養肝可利用略帶甘溫的食物或藥物來補養氣血,協助肝氣提升;食物包括春筍、蘑菇、香菇、金針菜、白木耳等,另可利用黃耆、紅棗、枸杞、陳皮等中藥,衝泡熱開水或煮沸後飲用,則能提高抵抗力、改善腸胃。

 

醫師說,春天溫差變化大,這時更要好好保護身體,避免生病,建議生活規律、早睡早起、飲食正常。也可趁著春天天氣較好,多安排戶外運動,親近大自然,就能減少疾病上身。

 

冬春便秘 注意飲食

 

冬春時節溫度低,氣候乾燥,體內水分循環比其他季節慢,容易便秘。一般而言,大便在體內形成到排出,不宜超過24小時。大便在體內殘留過久,影 響新陳代謝,易成毒素,讓人食慾不暢,精神不振。便秘後,很多人選擇口服麻仁丸或四磨湯口服液,或用開塞路等。這些藥輔手段雖在短時間內能收效,但不利用 於腸胃蠕動,且易產生耐藥性。通過身體自我調節,恢複正常排便方式,才是治本之策。

 

排便不暢,須反思生活習慣:一是檢查最近是否辛辣、乾燥食物攝入過量?二是蔬菜、水果是否補充及時?三是最近12小時有沒有大量出汗或腹瀉導致水分流失過多?

 

如果是刺激乾燥性食物形成的便秘,應立即改變飲食結構,飲食中加進適量纖維素,同時佐以蜂蜜等滑腸食物。如果是蔬菜、水果的補充間斷,則應在下 兩餐前各補充香蕉1-2個。主食不要過於精細,適當加些粗糧。如果是體液大量流失,則宜在第二天晨起空腹飲一杯淡鹽水,全天多飲涼開水以助潤腸通便。 按摩腹部助通便

 

除了食物及水分調節,配合腹部按摩或轉腰,讓水在腸胃振動,加強通便也很有必要。在排便尚未順暢時,注意適當體力活動,加強體育鍛煉,如仰?屈腿,深蹲起立,騎自行車等,加強腹部運動,促進胃腸蠕動。

 

此外,每晚入睡前,堅持做5-10分鍾腹部按摩腹操。

 

具體方法分三步:用左、右手中指按肚臍,順、逆時針方向各100次;在其左右各10公分處,用五指按緊腸、胃部,持續約7秒鍾,然後鬆開,再按 緊,如此往複約3-5次。以上二節在手動同時,佐以收肛運動,還能防治痔瘡。用掌心沿肚臍四周按住整個腹部,順時針、逆時針方向各遊走3-5次,每次以腹 部產生輕微鼓脹感為宜。


生命力版權所有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