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信箱

Facebook     Twitter

   

歡迎來信

歡迎各位以電郵或郵寄的方式,詢問有關健康的問題,我們將會邀請有關專家解答。

電郵:[email protected] ,標題請註明「生命力健康信箱」

郵寄地址:香港九龍九龍灣臨興街21號美羅中心二期2027室,抬頭請註明「生命力健康信箱」

   
 

 
 最新來信

讀者問:我之前在3月份的報章內的醫療版看過有關切交感神經的微創手術的報導,如果想預約做手術,不知要什麼程序呢 ? 

 

生命力健康平台版主回覆:

我向該篇報道的仁安醫院嚴秉泉教授查詢過,你可以致電他的中心查詢及預約。(電話省略) 另外他建議你可以瀏覽以下網頁,對手術有更多了解: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program_video/index.php?video_id=46567

 

讀者問:家父三個月前照 X 光片右肺有積水,在公立醫院醫治,前前後後抽了幾次肺水,也照了磁力共振, 沒有肺癌, 4月底開始醫生按肺結核來醫,3 星期後肺水少了出院,之後在健康院覆診,昨天 X 光証實有大量肺水連左邊都有肺水,這樣是否證實不是對症下藥?

 

那個診所醫生說少見這種情況,可能是肺癌,我覺得沒有可能。請問會否其它疾病引致肺積水,根本不是肺病,請指引如何最快方法找到病的源頭,向哪方面入手。

 

仁安醫院微創手術中心總監嚴秉泉醫生回覆:

 

要知道或排除是否肺癌,須進行細胞組織化驗,最佳的方法是利用胸肺鏡檢驗(利用局部麻醉),在抽取組織的同時,並抽掉積水及放入talc,防止再次積水。過程大約需時30分鐘,病人需留院2至3天。

 

有關抽取肺積水的過程,您可以登入以下網站瀏覽了解: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program_video/index.php?video_id=46566  

 

 


 

讀者問:我爸爸今70,剛驗出是大腸癌未期並擴散到肝,而肝也已大部份有癌細胞了,他最近已做手術切除大腸和準備做化療。
 
請問有甚麼營養食品(中式或西式)可以幫助:
 
- 手術後調理身體
- 化療前後, 減輕身體反應各增強體質
 
謝謝!

 

晉健 (香港)醫護業有限公司的資深社康護士路婉儀小姐回覆:

 

末期癌症確實很難康復,現介紹一些市場上對癌症病人有幫助的輔助食品:

 

1) 提升抵抗力 Impact 速癒素 HK$520
2) 姬松茸提高免疫力及褐藻素抑制癌細胞增生 約HK$ 1150
3) 保康速粉裝 補充營養及體力 HK$262/2罐
出售地址: 卓思廊(非牟利)南京街12號   電話:(852) 3586 1525

 

至於中醫治療也有些舒緩輻作用療法,但部分不獲公立醫院批淮使用。

 

個人經驗:
1) 家人陪伴接受化療。
2) 即使吃東西即嘔也要進食!記住..."吃" 已不是享受,是責任!
3) 多陪伴家人,多做他喜歡的事,只要他有胃口,就要給他進食,哪怕是沒益的食物!
4) 一定要有適量運動,一定要讓心情放鬆。

 

李小姐問:您們好, 本人30歲 ,已婚, 近一年半來, 發現自己的乳頭與乳暈連接處的皮層太薄, 稍為久一些郁動它, 那連接處的皮有部分裂開, 非常疼痛,  每一次我都用外搽的皮膚炎或濕疹的藥膏塗4-5天就會痊癒, 但這樣根本就不能徹底解決問題, 亦會影響到將來喂母乳, 我不知道有這樣的問題應該去看那一類的専科,請位醫生専家能在百忙中抽空回覆.萬分感謝.

 

晉健 (香港)醫護業有限公司的資深社康護士路婉儀小姐回覆:

 

建議你可以諮詢皮膚科醫生,若不是細菌感染,不會影響將來喂母乳。外搽皮膚炎或濕疹藥膏,一般都是治標不治本方法,所以會後快復發。治本方法是增强自己免疫力,如塗抹維他命 C or E Cream,並注意自己飲食及身心(情緒)健康。

   
 

馮小姐問:父親數月前開始覺得舌尖痛,中間呈黃色,但沒損傷,吞食也沒問題。曾看中西醫,西醫懷疑牙齒有菌,於是他去牙醫處拔除牙齒。又曾看中醫,懷疑他熱氣,但他無論是吃藥及拔牙後,情況仍沒改善。怎辦才好呢?應該看什麼專科才對?

 

晉健 (香港)醫護業有限公司的資深社康護士路婉儀小姐回覆:

首先要詢問一下,你爸爸有否食煙習慣?近月有沒有突然消瘦?因為這也可以是癌症的徵狀,所以舌尖痛是好過不痛的!建議可以找耳鼻喉專科醫生再檢查一下。

中間呈黃色,但沒損傷,吞食也沒問題。中醫懷疑熱氣是對的,但吃中藥是需時長久才見效,所以要有耐性。

   
 

 


 

讀者問:我家住紅磡黃埔花園10期,一街之隔有座變電站,電站所產生的磁場及電磁波會不會影響身體健康?特別是對嬰兒和小童請解疑,多謝。

 

 

版主回覆:就你的問題,我們請教過香港公開大學環境及安全科學課程主任及助理教授邱耀雄博士,他表示在醫學上目前仍未有足夠數據,證明變電站的電磁波與健康的直接關係,不過過往在一些個案中確實發現,在變電站附近住的人,較多出現細胞變異的情況。

 

邱博士建議,在可能的情況下,當然最好避免住在變電站附近,或至少距離超過1公里。現時在科學上可利用儀器測試幅射的安全水平,據知一些專業化驗公司也會提供這類服務,但對象以公司機構為主。

 

另外,市面上也有一些健康用品專門店出售及租用相關的儀器,你可登入以下網站瀏覽: 登入

 

我曾以用家身份查詢過使用方法等問題,看來即使非專家也應該懂得運用,另外他們也出售一些防幅射的裝置,你可參考一下或致電查詢。


生命力版權所有 © 2008